年三十,天色还没亮,李家村各处就传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一阵阵漂亮象征热闹的火光在李家村各处闪烁。

等到蒙蒙亮的时候更是不得了,水泥路上随处可见李家村的人。

“李二婶你鱼真大啊,哪里买的?”李二婶满脸喜色的拎着一条草绳拴住鱼嘴的大鱼刚刚进村就被斜对面的李太婆拦住。

“就集上就有,咱们这大集是越来越大了,听说前头镇子的都跑咱这做生意来了,所以今儿个鱼都大。”李二婶喜气洋洋的说道。

“那感情好,我也去买一条,就差条鱼了。”李太婆一双小脚倒腾的飞快,说完扭身就出了村。

“哟,鱼真大。”

“李二婶哪家买的?我也去买一条。”

“河边第一家买的,他家大鱼都拉咱们集来了。”面对众人七嘴八舌的询问,李二婶爽朗的回起来。

“那感情好。”

“哎哟,吴大姨你这收获不老少,买齐整了?”这些人刚说完,就看见吴大姨背着满满当当的背篓从村外走进来。

“我这都是有点晚了,实在是家里忙的脱不开身,这才临时抱佛脚,今儿个才准备。”吴大姨不好意思的笑道。

“嗨,忙才好呢,咱们谁不是呢,家里都差点东西。”李二婶接过话头道。

“哈哈哈,谁说不是呢,我买了菜,一会还得去养殖厂看着点它们吃食。”金子媳妇插话进来。

“那是要看着点,它们可精贵。”

“谁说不是,来年还得靠它们呢。”

“说起来,你家今年备几个菜?”站在村头,大家就这么你一句我一句的聊了起来。

“八个,四凉四热都定好了。”吴大姨回身拍了拍自己满满当当的背篓道。

四凉四热是团年饭的最高规格,鸡鸭鱼肉都需要有,凉热菜也都有讲究,以往吴大姨家的年夜饭上能有个鱼和鸡都是不错(鸡是自家养到没法下蛋的老母鸡,鱼是家里小子河里捞的),但今年不同往年。

因此吴大姨一开口,大家就明白了,顿时问了起来。

“哟,这么说你家小子回来了?”李二婶惊奇的问道。

“回了,回来过年,今天就到家。”吴大姨点头。

“那不耽误你,快回去做饭,小子回来了好,家里有人顶门立户。”李二婶点头。

“再说了,咱们村现在日子好得很,这满镇满县的谁不羡慕,就说这水泥路咱们李家村可就是独一份呢。”金子媳妇一脸自豪的说道。

“谁说不是呢,现在咱们李家村的大姑娘大小伙子那可是都是热门,谁都想嫁进来体验体验咱这水泥路。”

“还有养殖厂。”

“外面都说咱李家村家家户户天天吃肉,羡慕的那是口水直流。”李二婶住在村边,更容易感受这份羡慕,一脸自豪的说道。

“哈哈哈,我看未必是家家户户吃肉。”金子媳妇一脸神秘的笑意道。

“你这话说的,就算不是天天吃,那也是隔三差五了。”李二婶没明白,反驳了一句。

“哈哈哈,他二婶你是没听懂。”吴大姨笑了起来。

“什么没懂?”李二婶不明所以。

“你看那边。”不知道什么时候走过来的刚子媳妇指了指正梭边边走路,企图让大家都注意不到的马桂花。

“哈哈哈,你说她啊,那我知道。”李二婶看着马桂花那样子,顿时就笑了起来。

“谁不知道呢?水泥路都不修她家门口,听说被自家男人收拾了好一顿。”金子媳妇一脸鄙视的说道。

“她那是活该,长张破嘴,呸。”吴大姨不屑道。

“是活该,那周子芳家听说也不安生,大过年的还在闹离婚呢。”金子媳妇立刻满脸八卦的开口。

“哈哈哈,那感情好,王朗那臭小子明年别想当会计,我第一个不同意。”李二婶道。

“我也不同意。”刚子媳妇连连点头。

“还有那妇女主任的事你们听说没有?”金子媳妇又抛出一个八卦。

“什么事?”吴大姨都不着急回家,忍不住凑上来问道。

而其余路过的也都纷纷好奇的看过来。

金子媳妇顿时高高昂起头,颇有些自得,以往她还觉得跟这些李家村本村的有些隔阂,毕竟他们村也是后来融合进来的,但自从这养殖厂建起来后,她发现这李家本村的人也挺好。

金子媳妇顿时发挥了自己包打听的技能,吃了一嘴瓜。

“我听说那杜爱强好像也不是好东西。”金子媳妇道。

“怎么说?”有人立刻着急问道。

“修路这事大家不都知道吗,但水泥路也没修到她家门口去,听说她还去村长那里闹了好大一通。”金子媳妇道。

“没修她家门口?那指定是她人不行,小三子多好的人,咱家家户户